古宋县,虽然被撤销了建制,但其县城却混成了邻县—兴文的县城

时间:2024-09-12 09:39:07

A、古宋县的沿革

明初时,江南人任福随大将傅友德入蜀,屡建功。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以福熟悉夷情,敕授为世袭九姓司正长官,治九姓场。

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四月,泸州卫迁到渡船铺,一名宋江渡,又叫督粮城/都粮坝(原中城镇、古宋镇)。是万历年间,镇压都掌人时督粮兵备道的驻扎地。泸州卫于此建城,名“泸卫城”,下置千户所。

清世祖顺治四年(1667年),九姓司长官任和清降顺。高宗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土司衙从清晏场(久庆场)迁至泸卫城。

宣宗道光二年(1822年),改土归流,改九姓土司地为九姓乡,为泸州本辖地。移州判驻泸卫城。

宣统二年(1909年),四川总督赵尔丰奏请清廷,以泸州本辖九姓乡、纳溪县镇溪乡、江安县共乐乡、兴文县六合乡、三官殿、拖船场和永宁州插花地设古宋县,以唐时于此曾置宋州而得名。治九姓乡泸卫城,属于永宁州。

古宋县下辖:玉屏、义合、鹤盘、镇溪、青川、得用、金鹅八乡。

1949年12月2日,古宋县全境解放。

1960年,撤销古宋县建制,并入叙永县。

B、兴文县的沿革

明万历元年(1573年),明、僰九丝城大战,古僰族消亡,明军于九丝城旁筑武宁城(后改建武城,今九丝城镇龙泉村)。是年取“偃武修文”之义,改戎县为兴文县,治所由晏阳镇(原兴文镇,今僰王山镇)迁至建武城。

建武城(鸡冠岭)建在与九丝城相对的山坡之上,与九丝城、都都寨、母猪寨等互为犄角。1992年撤区并乡,将原建武、簸峡、德胜三乡合并为九丝城镇。2006年,又文印乡划入九丝城镇。

民国元年(1912年),兴文县治由建武迁还晏阳镇。

老兴文县城晏阳镇,修在一个易守难攻的山坡上,居高临下俯视城外。在城中心,由三倒拐石阶,爬到全城最高处,就到了老县衙。封建时代老百姓曾有一首调侃县衙的顺口溜:

好个兴文县,衙门像猪圈。
大堂打板子,四门都听见 。

C、兴文县城怎么迁到古宋镇的?

1983年10月9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叙永县古宋区、共乐区、大坝区所辖久庆等21个公社及中城镇、大坝镇划入兴文县管辖。这次区划调整,叙永县不但将原并入的古宋县全部划出,还将原属叙永的大坝、沙坝、新坝等地划给了兴文县。

1985年5月24日,兴文县由晏阳镇迁往迁往中城镇(即今古宋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