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第一关又名梅岭古道,位于位于江西省大余县与广东省南雄市交界处。 发展历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梅关古道始通于秦汉。 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张九龄向唐玄宗谏言开凿梅岭。 此项工程浩大,经过艰辛努力。 古道幽静,风景纯美,故事众多,“一步跨二省”,最值得来看看。 行摄路上,一起探索。 主要景点 梅岭古道-来雁亭 梅岭古道-元宝石。 因其形状神似元宝而得名
韶关南雄梅岭古道的第一关在韶关市区西部,这里又名梅花山,是南雄梅岭古道的起点,整座山有一百多个山头,一百八十个山谷,山势壮观,山头上有一株古老的梅花树,几百年来,梅花依然献上它的美丽容颜,令人叹为观止。
登上梅花山,可以看到南雄的景色,隔壁就是韶关市区,东侧是深山大河,从上面可以俯瞰美丽的韶关,空气中顿时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气息。
从韶关南雄梅岭古道的第一关出发,可以沿着古道前行,一路上可以看到整座山的变化,山上有清泉和溪流,植物丰富,山头上还矗立着苗族的石刻,散发出一种神秘的气息,令人神往。
梅关古道分为两个景区,南边的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的梅关古道景区,北边的是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的梅关古道景区。梅关古道设关始于秦朝,后来关楼为战争所毁,所以从汉至唐,梅岭只有岭之称,而无关之名,宋嘉佑年间建关楼后,才有梅关古道之称。
梅关是横跨赣粤两省天然屏障,这里山势险峻,峰峦对峙,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陈毅因腿部负伤,奉命留下,组成中共苏区中央分局,项英任书记。同时,成立以陈毅为主任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项英和陈毅率领留在中央根据地的红军和游击队,策应、掩护主力红军战略转移后,分散突围,辗转南方八省,进行游击战争。1936年冬天,陈毅在广东和江西交界的梅岭被敌人围困20多天,他在极为凶险的环境中,写下视死如归又充满革命必胜信念的《梅岭三章》。
梅关又是古代赣粤二地商贾交通的必经之路,被称为“岭南第一关”。唐开元年间开始修筑梅关驿道,沟通了内陆与“海上丝绸之路”,对于促进赣粤经济起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