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河北省献县,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名,说他特殊,因为她不是某个村庄的名称,而是一个集体的概念,是众多村庄的合称一一这就是四十八村。在历史上也是很长久的一段它是献县苦难和贫穷的代名词。
“四十八村”位于献县西部,地处滤泣河北大堤以南,涤阳河以西,涤阳河与滤沱河汇流的夹角地费。包括张村、临河、小平王三个多的48个自然村,“四十八村”又被称作“献县泛区”,面积173平方公里,其中心点距县城21公里。
献县泛区27年后又再次启用,这次暴雨过后,京津冀地区的居民们切勿忘记各个蓄滞洪区的老百姓们的无私奉献。今天,我想重点介绍一下献县泛区,因为它在8月1日上午11点已经启用,这是一个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泛区。
什么是泛区?泛区是指在大洪水来临时,为了减少对大城市或铁路、机场等重要设施的损失而划定的临时淹水区,相当于一个临时的大型水库。献县泛区位于滹沱河下游、天津上游,可容纳5.4亿立方米的洪水,是保障京津安全的重要保险。献县泛区曾是清政府钦定泛区,历史上平均不到两年就会淹一次,60多年内共发生了37次洪水,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他们经常被迫拖家带口地四处乞讨。
献县泛区曾有48个自然村,因此也被称为“献县四十八村”。即使在1949年以后,这里也曾在1954年、1956年和1963年发生过洪水。后来,国家下定决心治理海河,虽然这里仍然是国家重点蓄滞洪区,但现在使用频率已经大大降低。
献县泛区仅在1996年和27年后的今天使用过,洪水造成的影响也减少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滹沱河放水时洪水泛滥,当地居民的家园被淹没,但他们仍然无怨无悔地喊出“保住京津、保住铁路、保住油田”的口号,令人感动。这次泛区的居民再次献出了家园和土地,希望京津冀地区的居民不要忘记他们的贡献。
这48个村庄是:
临河乡的临河、陈三角、李三角、赵三角、冉三角、东三角、张支根、镇上、路庄、梁庄、石疃、李疃、西尹官、东尹官、堼头、富庄、尹堡寨等17个自然村;
张村乡的张村、前李谢、堤口、权寺、大章、河堤、尹庄、文大夫、万家寨、陈庄、贾庄、大八里庄、小八里庄、桥头、古今庄、王庄的16个自然村庄;
小平乡的小平王、冯庄、抛军哨、贾庄桥、元昌楼、西刘庄、杜凌花、西王庄、文都村、参军镇、祝庄、齐庄、双村等13个自然村庄,
另外还包括武强县的朱庄、栗庄2个自然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