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国道走凉山之——泸山半山腰上的博物馆

时间:2024-09-18 08:11:12


大渡河金口大峡谷

进入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后,同等条件下建议住在邛海或火把广场周边,一来是晚上可以更方便地品尝美食烧烤,二来也便于次日看邛海,爬泸山这些“体力活”。

西昌火盆烧烤

这一篇就讲讲来到西昌后,在爬泸山的过程中,半山腰的一个博物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对,你没听错,这个博物馆就在半山腰,确切地说是小半山腰的位置(刚开始爬山没一会的地方)。虽然是避暑圣地,夏季还是有些炎热的,我的行程是上午一早逛邛海(非常大,逛不完,抓重点地看),之后吃饭,回酒店休息(住附近就有这个好处,如果下午2点退房的话,中午早点吃完饭还能略微休息一下),接着出来爬泸山,景区内有小公交,但建议直接上,坚持爬一会,就到达博物馆了,边参观,边乘凉,美哉!

博物馆依山而建,顺着山路先到达一个大平台(也算是馆前广场吧),可以观赏邛海风景,顺便总结一下上午游览邛海的成果,看看你累一上午能走多么一点点。


如果运气好的话,有可能遇到一些半野生的小猴子。我去的时候就发现一只,跑得太快,没几下就下山上树了。

之后就开始进馆参观了。

彝族是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所以我把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列入了此行必游景点之一。

博物馆是一座具有彝族古典风格的建筑依山而建,有多个独立展厅,中间有连廊相连。这里是我国第一个民族博物馆,系统地介绍了彝族文化、历史等众多方面,下面介绍几个通过参观了解到的小知识。

骨经书

竹简

彝族不仅有自己的文字,而且最早的文字也是写在骨头和竹片上的。

彝族《十月历》

彝族的日历是以十二生肖纪日轮转,十二天一周,三周一个月(36天),一年十个月(360天),还有五天算过年,不在这十个月内。

背新娘

在婚俗方面,背新娘这个传统和汉族也有一些不一样的。结婚时,新娘必须由新郞的弟弟或新娘的表哥、表弟背至新郎家。

火把节

最有特色的还是火把节,这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这是红漆皮铠甲,很有地方特色。

陈列的器皿,不仅做工精美,造型独特,而且花纹也很有民族特色。

最后发现一位专业的摄影师,在拍摄民族特有的一些花纹和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