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
古称郁林州,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时光的地域。被世人誉为“岭南美玉,胜景如林”的玉林,自古享有“岭南都会”之美誉。
一起来看广西玉林前3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4大最美古村落,你去过几处?
1 玉林市北流市民乐镇萝村
萝村位于北流市北面,背靠大容山,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保存有大量的明清古建筑群,以自然景观优美、人文荟萃、历史遗迹丰富而入选“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

坐落在大容山脚下的北流市民乐镇萝村,风景怡人,历史悠久,素来有兴学重教、诗礼传家的传统,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

近年来,萝村成为北流市党风廉政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不少人慕名而来,实地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萝村传统的家规家训,接受清廉思想的熏陶。
2 玉林市玉州区城北街道高山村

高山村,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这里以规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筑群为基础,以书香长传的进士文化、秀丽的田园风光为特色,进士文化体验、古民居群游览、“老玉林”民俗体验尤其不错。

高山村地势虽不高,但因周边经常发生洪灾,而此村从未被水淹,俗名“高山”。高山村自明朝天顺年间始建村落以来,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现存宗祠12座、进士名人故居和其他古民宅60多座、教书育人的蒙馆、大馆15间等,建筑面积达51000多平方米。

高山村民居建筑群是以两广地区宗祠文化为主要载体的民居文化。整个古代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形式独特、地方特色鲜明,展现出一幅具有岭南特色风貌的古代农村风景,体现出桂东南农村古朴淳厚的风俗民情。

古民居、宗祠一般三进、四进或五进,外墙青砖包皮,内墙石灰批白,两广特有的"推笼"以及融风水、美学、礼教为一体的屏风广泛应用于几乎每座建筑,更有大量工艺精美、栩栩如生的壁画、木雕、泥塑、石刻占缀其中。

无论是建筑物内部结构,还是纹饰、诗书画的选择,都体现出其追崇祖宗、崇尚礼教、推崇科举、祈求人丁兴旺、福禄寿全的特点。

人称"进士村",从明万历年间起村里便办起了"独堆坡书房",随后各个家族竞相开办启学蒙馆、大馆、私塾等,到清未全村共有15间。高山村共出4名进士,21名举人,193名秀才。
3 玉林市北流市新圩镇新圩村
玉林市北流市新圩镇新圩村,尤其以司马第闻名遐迩,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

司马第始建于清代嘉庆二十年(1816年),至今已历190多年历史。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由三进三开间主体建筑和左右厢房4列组成的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中座为抬梁穿斗式木梁架。左右厢房横墙饰封火墙,宅内墙端绘饰古画,入画有山水、题诗,建筑具有清代建筑风格,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司马第属于典型的“驷马拖车”建筑格局,由院落、神龛、厅堂、屏风、天井、横廊、火巷和后花园等组成,宅前还有大地坪和水塘。整个建筑群落向心围合、中轴对称、主次分明。它檐牙高啄,错落有致,雕梁画栋,绘墙涂壁,而且布局玄奥,曲径通幽。建筑艺术之精致和巧妙令人叹为观止。
4 玉林市博白县松旺镇松茂村
玉林市博白县松旺镇松茂村,名列第3批中国传统村落。

这里是朱熹第二十一代裔孙朱殿辅于清朝年间迁入定居的第一个村庄,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客家人的聚集区。

“永扬敦笃德、茂育济世才”是该村朱永茂祠堂里的一副门联。在朱家的子孙后代中,即便身为农民也能熟读《朱子家训》,这与朱氏历来倡导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传统和风气是分不开的。当地崇文重教之风极其浓郁,因此这个村落里也名人辈出。

村里最知名的建筑就是松旺文昌阁,分上下座,下座为七开间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门前有廊道,西侧尚保留一座碉楼,碉楼设有射击孔和瞭望孔,具有南方客家民居的建筑特色。

历史上的松茂村是“天之骄子”,清代以来尤其人才辈出,有广西“清代李清照”之称的杰出女诗人朱玉仙、老一辈革命家朱光、爱国将领朱为鉁等,这些文化名人的优秀家风家训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