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头遗址是一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公主岭市朝阳坡镇山咀子村西端,当地俗称“黑山头”。此地为一座西南至东北走向的山岭,岭势高隆狭长,岭下南北地势低洼,西端最高,形成山峰,高出地表40余米,紧临东辽河,遗址由西端山峰起,向东延伸,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约300米,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

黑山头遗址
山中有一古墓,俗称“鞑子坟”,相传是响铃公主心上人刘刚的坟,与公主陵遥遥相望。听当地村民说:黑山头遗址发现古代遗物比较多,包括石器和陶器两大类。近年来采集遗物有石斧、石铲残段,陶器有纺纶、陶片、鬲足等。黑山头遗址反映了当时的先民们生产力水平,既有农耕文化的因素,也有西部草原文化的内涵。对研究东北地区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的历史文化有重要的实物价值。

从公主岭黑山头遗址向东一直延伸到四合屯一带,一道东西走向的丘陵。据达远所绘《九凤朝阳山地图》所示,丘陵由九岭构成,俗称九凤岭,从西至东依次为:龙凤岭、凤鸣岭、凤阳岭、凤泉岭、凤凰岭、凤和岭、凤云岭、凤翔岭和凤尾岭。九岭依山傍水,是为风水之地。九岭中最高的凤凰岭(海拔280.4米),坐落在环岭街道新桥村境内。凤凰岭下原有古墓一座,名为:公主陵〖在今公主岭市宏品高级中学(原公主岭第五中学)西北不远处〗。

公主陵遗址位置图
旧《怀德县志》载:公主陵,在城南南满铁路三站之北,名公主岭以此墓在岭上,有飨室一间,周墓之地为祭田,主祭者系蒙古鲍姓,但公主之历史不可考矣。

拍摄于公主岭山咀子村

山咀子村斜坡
据《怀德县志》记载:公主岭镇北八里许,有道东西走向的丘陵,有九峰,中峰最高,中峰山下有一座很有名的古墓,名为公主陵。古墓中所葬的究竟是谁呢?有的说是清朝的一位格格,有的说是达尔罕王的独生女儿响铃公主…… 种种说法都有自己生动的故事情节,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那么古墓中葬的到底是格格还是公主呢?
经考证:清朝皇帝的女儿称公主,格格是清朝皇族姑娘的统一称呼,除皇帝女儿之外,任何品级的贵族女孩子都不能称为公主。

公主故里-公主岭有几种关于公主的传说,其中流传最广泛的是“响铃公主和奶妈的儿子张龙的凄美爱情故事”:清乾隆年间,公主岭一带是蒙古族鲍王爷的领地,王爷到了五十多岁,他的夫人才生了一个独生女儿,王爷给她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美丽其格,为了镇鬼压邪、长命百岁,王爷给女儿脚脖上系了一串银铃铛,天真活泼的公主走起路来叮叮当当的响,王府的人都叫她“响铃公主”。响铃公主从小就和奶妈的儿子张龙青梅竹马,私下定了终身。可是鲍王爷为了巴结权贵,把响铃公主许配给了皇帝比纳亲王的儿子。响铃公主和张龙长大后准备逃出王府,王爷知道后设下了圈套,让张龙上山打虎才同意他们在一起,可想不到张龙打虎后却被管家塔尔瓦射死,响铃公主也因此殉情,王爷非常悲痛,厚葬了公主。

吉剧《响铃公主》剧照
也有的说王爷叫:达尔罕王、干珠尔王,也有的说响铃公主的名字叫塔娜、那仁其木格、乌云其其格,也有的说奶妈的儿子叫刘刚、洪古儿、巴图鲁;各个角色的名字虽然不同,但是传说的故事内容基本一致。

公主岭响铃公园:响铃公主塑像
响铃公主的故事只是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经大量考证这个公主陵的主人是清乾隆帝的三女儿固伦和敬公主。【注:北京有“和敬公主府”】

和敬公主府
固伦和敬公主:生于雍正九年(1731年)五月二十四日~卒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 。乾隆十二年(1747年)三月,固伦和敬公主16岁时,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固伦和敬公主卒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葬于北京东郊的东坝镇附近。当时根据色布腾巴勒珠尔家族政治、经济地位上的需要,将固伦和敬公主的衣冠埋于自己的领地(即衣冠冢),今公主陵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