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北有一条叫莲花路的步行街,这是人所共知的。但即便是经常去拱北的人,可能都只知莲花路,而不知莲花亭。这主要是因为莲花路的名气大,而莲花亭的位置转偏。莲花亭在近口岸的莲花路边上,拱北汽车站的侧后,并不显眼。如若只是匆匆走过,可能还不会留意到那么一个建筑物,甚或会把其当成一间小商铺。
近20年前的莲花路,除了繁华的商业外,还有比较多的风韵场所。附近区域的男人,只要一讲到这方面,就都会说“去莲花路啊”,然后全场哄笑。在很多时候,莲花路也成了珠澳人士口中色情场所的代名词。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莲花路,用摩肩接踵来形容其热闹程度,是一点都不夸张的。然而随着拱北口岸地下商场的开通,莲花路就慢慢变得萧条起来,那些商铺的租金,也不似之前那样高价了,其色情活动,也有所收敛。一是光顾莲花路的男人少了,二是与持续打击也有关系。现在,没有多少人会特意跑去逛莲花路了。
一些知道莲花亭存在的人,如果不了解相关的历史,总会误以为,莲花亭是因莲花路而建的。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先有亭后才有路,因为莲花亭,所以旁边的路才取名莲花路。莲花亭初建之时,拱北还是一片荒野,还没有人居住。当时离其最近的村落要数北岭了。并且莲花亭的建造,与澳门人有莫大的关系。
以前拱北一带与澳门之间,只有一条窄长的路径相连接。路径的一端是莲峰庙旁的莲花山,那路径就犹如莲花之茎,故当时的澳门民众都称其为莲茎。
又众所周知,澳门是移民之地,尤其是从广东的南海、顺德、香山(包括今中山与珠海)、四邑(包括今新会、开平、台山、恩平)等地的移民为多。过去人们在澳门与故乡之间往返,极少数有钱人家才能骑马坐轿,一般都是靠步行,并且还可能是负重而行,肩挑手拎背驮是常事,辛苦异常。因此路途中间总期待能歇歇脚,休息休息。
据史料记载,清光绪十三年,即公元1887年,香山县民间(因当时澳门的华界仍属香山县管辖)集资在莲花茎上建了一座木质结构的凉亭,取名为“莲花亭”,供过往民众憩息。但到1940年的时候,莲花亭被侵华日军烧毁。1946年,澳门有名的慈善机构同善堂出面筹集款项,在原址重建了莲花亭,结构亦变为钢筋水泥。除了能防火之外,还能防台风暴雨的吹袭。解放之后,拱北海关鉴于过关民众较多的情况,又在凉亭的东面,仿建一座相同结构、形状的凉亭,构成了一对姐妹亭,供候检民众休息。1994年,珠海市政府将莲花亭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1887年的木结构凉亭,到今天钢筋水泥结构的文物,130年来,莲花亭见证了拱北一带的沧桑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