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没什么特别惊艳的景点,我在河内有三整天的时间,穿着奥黛,到处游览,努力尽一个游客的本分。
河内的文庙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式建筑,和中国很多地方的文庙大同小异,若不是门口马路对街典型越式建筑的提醒,还以为是身处国内某处,连街名都很“中国”,叫国子监。

自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之后,儒家学说成为显学,历代封建王朝对孔子尊崇备至,把修庙祀孔作为国家大事来办,几乎每个州、府、县都有孔庙或文庙,文庙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类型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可如今除了曲阜孔庙、南京夫子庙和北京孔庙之外,其他地方的文庙似乎有点偃旗息鼓的味道。

河内文庙约建于公元1070年,里面供奉着中国的孔子及各位儒家先贤,据说它是越南第一所国学大学,自它建成的那一刻起,近千年的时光里,它都是河内最显著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哪怕时至今日,当外国特别是亚洲国家领导人或高级代表团访问河内,其中一项几乎是板上钉钉的行程便是,参观河内文庙,文庙之于河内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河内文庙,现有建筑大部分是17世纪李朝建造,坐北朝南,分三进,占地26000多平方米,规模不小, 整个建筑群由五组院落组成,几乎完全仿造国内曲阜文庙的建筑格局,门外立有下马碑,前院有一个水池。

无论是对称端庄的文庙门,还是雕花石柱上的汉字对联,抑或者是飞檐上的雕饰,基本承袭了中国的风格。

以致于中国的游客来此,哪怕此前从未造访,总有几许似曾相识的恍然。

文庙的大拜堂正中高悬着一块写有“万世师表”四个大字的汉字匾额,匾上注明是“康熙御书”,是否为康熙真迹不得而知,但当年康熙帝在曲阜孔庙祭孔时确实有赐“万世师表”匾额,随后,将这块匾额内容颁发给全国各地的孔庙,刻匾恭悬,也许河内文庙正是当时受颁发的文庙之一。

正殿内设有孔子供桌,可见,越南曾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学说在当时越南的大小官吏和普通老百姓中广泛传播,追随孔子,就像当下追星一样,是当时越南一件时髦而盛行的事情。

一角的钟楼,能瞅出中国建筑的影响

正殿的莲花灯

如今的河内,几乎所有当地人都知道文庙,每年春节,文庙都会举行长达几日的祭祀典礼,一并进行的还有书法、下棋、吟诗、斗鸡、斗鸟等文化娱乐活动,老百姓们热衷于来文庙祭拜,当日就邂逅了一群来文庙观摩的孩子,在大人的带领下有序参观,大人们指着一旁的进士碑嘴里念念有词,也许是在鼓励一旁的孩子们要像先贤一样好好读书吧。

据说越南直到1918年阮氏王朝才废除科举制,历经沧桑演变,国子监现已不复存在,仅留下街名;文庙则整修一新,并对世人开放,成为河内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来自中国的我们,能够感受到似曾相识的文化影响,也不难看出,曾经的越南与中国,不仅地理上紧邻,文化也曾离得那么近。
